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強調👩🏽💼,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要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加強教師待遇保障,提高中小學教師教齡津貼標準,落實完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推進高校薪酬製度改革。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3️⃣,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任務負擔,做好教師榮休工作🧔🏿。進一步加大優秀教師選樹表彰和宣傳力度🧑🏻🦯➡️,讓教師享有崇高社會聲望、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回應習近平總書記關切,本期特別關註教師隊伍建設。
——編者
2023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時🦯,首次提出並深刻闡釋了我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日前民進中央主辦慶祝第四十個教師節暨2024·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以“弘揚教育家精神♐️🧑🏼🦲,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為主題展開討論,嘉賓們發言指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教育家精神造就新時代“大先生”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表示,“教育家精神凝聚了當代教師的優秀品質,也是每個教師努力成長的方向。我國現有1800多萬名教師🕉🅿️,雖不可能人人都成為教育家,但人人都可以爭當教育家,我們要以教育家精神涵養每一位教師的成長。”“新時代教育的特征是高質量🕺🏽、高效率👩🏻💻、數字化、個性化、國際化、終身化。因此,教育必須因時而變。教師也要轉變觀念,適應好時代的需要🚓。要把教育家精神落到課堂上🚵🏿♀️,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強調理想信念對弘揚新時代教育家的品質的重要性,“這是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能讓新時代‘大先生’在面對各方壓力♡、地位、金錢誘惑時👳♀️,仍能堅定政治方向,篤行教育初心,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實事求是追求真理🚣🏻。”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則指出,新時代教師理想信念可以分為四個層面:政治理想信念、社會理想信念♢、文化理想信念和專業理想信念。
“實施新時代‘大先生’行動🍣🌨,是弘揚教育家精神,造就千萬名新時代大先生的有效路徑🏺。”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對開展新時代“大先生”行動的意義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實施啟動新時代“大先生”行動🔊,需要政府進行統一規劃和分層分類推進❔,還要組織專家學者對新時代“大先生”行動的內涵、總體規劃和方案進行深入論證,以增強理論深度和歷史厚度💌。在學校層面❣️,應積極整合資源並有效推進,從學校內部實施擴展到家庭和社會🤟🏿,以全面提升社會對“大先生”行動的認識💇。
完善體製機製建設 助力強教強師
“我們在10個省份開展了實地調研🧑🏿🏭,完成了覆蓋31個省份的問卷調查和116個縣區的樣本化調查。”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誌勇結合調研數據,分享了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他認為,面向2035教育強國建設和中小學學齡人口逐步減少的時代大背景💅👐,我國迎來了優化教師資源配置🧏🏼♀️,逐步推進小班化、個性化教育的戰略機遇期➖。
面對在調研中發現的中小學教師總量超編、學科結構性缺編趨勢🧝🏼👨🏽🏫,以及城鄉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失衡等問題,張誌勇提出,要落實好加強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根本任務🧩,圍繞推進小班化、個性化教育🏊🏼♂️,加快教師編製供給政策的戰略性調整🚣🏻♂️🕊。同時▫️,建議實現各學段間編製的流通,優化師範院校的布局調整和教師隊伍的配置結構,加快減輕教師負擔🧚🏼,建立教師隊伍建設預測機製。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專職委員管培俊強調,教育的價值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發掘與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於激發學生的潛力至關重要。“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教師發展體製機製要堅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強化完善師德建設的長效機製❤️🔥,需要開放創新的教師培養理念和教育體系,更需要激勵創新的人事、人才體製機製,強化教師政策的改革落實機製。”管培俊說。
“從《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頒布到‘國優計劃’的實施,背後都體現了對教育家精神的貫徹和實施🧗🏿♂️。”東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廣談道,“值得一提的是,師範生公費教育的認同度在提升,無論是從外在的入學動機,還是從內在對教師職業的追求來看,學生都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態度。但目前仍存在生源結構失衡,緊缺學科招生不足或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平衡的挑戰▫️。建議將政策引領與專業追求相結合🛗,通過設定高標準、提供高保障🥣🚿、實施良好評價來增強師範教育的吸引力。”
2024年🤵♂️,教育部出臺“本碩銜接”政策,將公費師範生的培養層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在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看來,在“本碩貫通”的6年學習中,要把“養成教育”放在第一位,同時,要註重課程教學🆕、實踐訓練和學術研究。“在實踐中,要打破縱向課程和橫向學科之間的壁壘,教師培養的目標不應僅是教書匠,更應成為具有研究能力的新時代‘大先生’。”
推動強師利師惠師政策落地
當前🚴🏽♀️,新時期高質量教育發展對教師的學歷水平提出了更高期待⛹🏽。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長朱旭東指出🚅,目前我國的學士後教師培養呈現出低供給量與高需求量的不平衡狀態,碩士層次的師範生培養比重嚴重偏低,難以對標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需求🎛。“學士後教師培養體系調整策略涉及到培養體系、培訓體系、配置體系🧑✈️、保障體系和評價體系🙅🏿♀️,要明確培養目標、擴大培養渠道,通過專業整體提升,完善我國學士後教師培養多類型的專業結構💟。”
南京師範大學已有122年的辦學歷史,作為全國首批、江蘇省唯一開展高素質復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的試點高校,在推動新時代中小學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上一直積極探索🗜。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王成斌介紹,學校每年招收多個師範專業的“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推免生🏊,他們可直接攻讀教育碩士。本科生、碩士生還可以通過直接攻博🎁、碩博連讀和“學校發展計劃”三種方式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此外📡,學校開設本碩貫通雙學科碩士層次實驗班🎪,學生畢業前可申請兩個學科的高中教師資格證💁🕰,畢業後可被推薦到省內中學入編入崗,進一步保障了一線師資力量的協調提質優化。
提升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職業滿足感,還要切實解決教師最關心的問題。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百軍分享了尊師強師惠師的“南京經驗”,“南京通過不斷強化教師待遇保障,不僅確保義務教育教師的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還持續為攻讀碩博士學位的教師提供補貼🙏🏿。此外,南京還在不斷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將傑出校長和教師納入城市人才發展體系,實施了為教師減負的校園社會事務清單管理製度🚶♂️➡️🎅🏼、教師心理健康檢測與關愛製度、優秀教師定期休養製度等🚒。”“南京經驗”這樣的強師惠師舉措受到與會嘉賓的點贊。